打破國外壟斷 中核集團醫用同位素國產化取得新突破
發布時間:2020-12-28 信息來源:默認部門
前天每位小伙伴都有經歷過體檢的,而體檢中有一項必不可少的項目就是幽門螺旋桿菌的檢測。但你知道嗎,今天一項打破國際壟斷的“中核造”產品或許會給你的體檢帶來不小的改變。
12月26日,由中核集團中國核動力研究設計院研制生產的高比活度碳[14C]酸鋇首批產品正式交付無錫貝塔醫藥科技有限公司。這是核動力院繼鍶-89產品供貨后在醫用同位素領域的又一重大突破,是我國醫用同位素國產化的重要成果,對打破我國關鍵醫用同位素受制于人的困境意義重大。
碳-14是碳元素的一種放射性同位素,由于其半衰期長,射線能量較低,具有標記方法簡單、易于追蹤、毒性小、準確性和靈敏性高等特點,被國內外專家推薦為檢測幽門螺桿菌的“金標準”,同時廣泛應用于藥代動力學和化學反應機理研究,在疾病診斷、新藥研發、工農業等研究領域發揮著重要作用。尤其是利用高比活度碳-14標記的生物醫藥分子用于藥代動力學研究,是生物醫藥研究中不可或缺和最有效的科學技術手段。
但是就是這樣一個與老百姓的健康息息相關的技術產品,長期以來卻一直被國外所壟斷。而自2009年加拿大NRU反應堆因故障中斷生產后,全球市場上更是一度出現了碳[14C]酸鋇供應危機。為消除碳[14C]源材料“卡脖子”問題,自2010年以來,核動力院便開始了碳[14C]的自主化之路。在歷經數年試驗和探索后,核動力院的同位素研發團隊終于成功制備出比活度大于55Ci/mol的高品質碳[14C]酸鋇產品,質量達到了國際高品質產品要求,標志著我國在該領域技術達到了國際先進水平。
目前,鍶-89、碳-14已實現了國產化生產及商業化供貨。在未來,核動力院將進一步提升國產化醫用同位素產能,加快碘-125、镥-177、鐳-223等多種關鍵醫用同位素的工程化研發,培養一支技術水平高、創新能力強的團隊,最終實現我國醫用同位素及藥物自主可控,推動我國核醫學產業快速發展,助力健康中國戰略的實施!(來源:中國核動力院)